当前位置: 首页 · 搜索结果
理工系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发表文章
来源:理工系 发布日期:2023/06/07 点击量:

近日,理工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本科生王宇晨(第一作者)、郭栩利、霍亚杰在欧洲地球科学学会旗舰刊物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》(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)发表了题为“Toward a versatile spaceborne architecture for immediate monitoring of the global methane pledge”(中文译文:面向全球甲烷承诺的通用卫星监测框架)的研究论文(https://acp.copernicus.org/articles/23/5233/2023/acp-23-5233-2023.html),论文第一单位为河北农业大学。

研究团队面向全球甲烷排放,初步发展了大尺度、高精度的通用卫星监测框架,并聚焦美国、中国、中东、北非等地区开展了全球测试。研究结果显示,该框架既可以感知甲烷热点排放区域,也可以识别甲烷超级排放来源,甚至可以甄别同一工厂内不同烟囱来源。更重要的是,该框架可更为准确地检测关键地区、关键行业、关键企业的甲烷排放,防止误导全球甲烷减排。另外,该框架既可兼容不同观测平台,持续完善探测能力,也可引入人工智能算法,提升观测效率。

1 面向全球甲烷承诺的通用卫星监测框架

研究背景

    甲烷是全球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,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0倍(二十年内)。全球10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了《全球甲烷承诺》,一致开展全球甲烷减排。因此,落实全球甲烷监测是推动《全球甲烷承诺》的基本前提,而开展卫星监测几乎是唯一方法。然而,时至今日,全球仍然缺乏兼顾大尺度和高精度的卫星甲烷监测。

主要突破

1、由小尺度监测到大尺度监测。以往卫星甲烷监测幅宽小,全球巡查效率低。该通用卫星监测框架将原来的小尺度监测(30公里)拓展到大尺度监测(2600公里)。

2、由低精度监测到高精度监测。以往卫星甲烷监测精度低,无法甄别排放源。该通用卫星监测框架将原来的低精度监测(5公里)深化到高精度监测(30米),甚至可以甄别同一工厂内不同烟囱来源。

3、由单平台监测到多层次监测。该卫星监测框架可兼容不同观测平台,持续完善探测能力,也可引入人工智能算法,不断提升观测效率。

图2 论文摘要

未来展望

    研究团队长期聚焦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,开展大尺度、长时序、高精度、近实时的排放监测、迁移模拟和影响评估研究。其中,运用大尺度卫星光谱,解析小规模甲烷排放既是能源、环境、气候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,也是全球碳中和的必由之路。然而,由于复杂体系(甲烷排放—光谱特征—自然环境)的隐含关系和相互作用,该通用卫星监测框架在识别效率、误差范围等核心方面,仍需大力完善。研究团队今后将在相关领域开展持续攻关,为“双碳”目标、美丽中国等目标贡献力量。

【作者名录】

河北农业大学本科生王宇晨、郭栩利、霍亚杰;浙江大学博士生李梦莹;河北农业大学潘玉青(通讯作者);浙江大学俞绍才教授(通讯作者);世界气象组织Alexander Baklanov教授;以色列希伯来大学Daniel Rosenfeld教授;加州理工学院John H. Seinfeld教授;河北农业大学李鹏飞(通讯作者)。

团队介绍

李鹏飞教授是理工系引进高层次人才,致力于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研究。在他的带领下,团队实力逐年增强,从双创竞赛到科研论文,获奖层次和论文水平均不断提高。

王宇晨、郭栩利和霍亚杰三位学生均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,他们的学业导师是马晶军教授。在一次谈话中,马晶军教授建议他们加入李鹏飞教授团队,但是需要他们拥有顽强的意志、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勇气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三位同学积极面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借助团队的力量逐一攻克难题。紧张的工作不仅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学习,反而增加了他们的信心,心态也更加成熟。今年,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取得保研资格,分别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。

(供稿:李鹏飞,编辑:刘洋)

上一条:理工系马晶军教授科研团队在CEJ发表研究论文
下一条:理工系教师指导本科生在国际权威期刊ST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

Copyright©2019 河北农业大学理工系. All rights reserved